笔记本的CPU酷睿I5的发热量会比I3的大很多吗?
笔记本的CPU 酷睿I5的发热量与I3差别很小,理由是:
1.这两个cpu都是双核心四线程的,i5的主频略高一点,所以发热差别不大。如:i5 4200m设计主频2.5GHZ,最大主频3.1GHZ,而i3 4000m设计主频是2.4GHZ。

2.cpu厂家提供的热设计功耗也基本一样,如i5 4200m设计功耗37w。i3 4000m设计功耗也是37w。架构相同的前提下,功率基本一致,所以发热也差不多。
英特尔系列移动处理器都有哪些分类:
1。入门级灵动系列处理器,常见于上网本,变形笔记本,性能较低,续航能力强,适合没有特殊计算处理需求的用户。代表型号:Intel Atom Z3735F。

2。普及版赛扬、奔腾双核/四核系列处理器,常见于入门级商务笔记本,入门级家庭娱乐笔记本,合适日常办公,处理文档,家庭娱乐。代表型号:Intel 赛扬双核 N2808、1007U,赛扬四核N2940;奔腾双核2957U、G2020,奔腾四核N3530。
3。中低端酷睿i3系列双核处理器,常见于各类商务笔记本,娱乐笔记本,性能中等,不适合大型游戏,代表型号:Intel 酷睿i3 3217U、4100M、5005U。
4。中端酷睿i5系列双核处理器、无风扇低功耗酷睿M系列,在中高端笔记本里面出镜率最高,从300元到1W元都有采用i5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,性能不高不低,性价比高。代表型号:Intel 酷睿i5 3320M、4210M、5200U,酷睿M 5Y70。

5。高端酷睿i7系列双核/四核处理器,移动端最强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,代表同时期同系列笔记本电脑处理器最强的处理器,一些低电压型号不合适游戏。代表型号:Intel 酷睿i7 3537U(双核)、4980HQ、4930MX。
cpu功率是实际耗电量吗?
cpu功率是实际耗电量。
瓦(W) 是 功率(P) 的单位 ,指用电器消耗 电能 的快慢。公式 电功率=电压 X 电流 。这里的12伏下的 65W和 家用电220伏下的 65W所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,即该用CPU 每小时耗电 65瓦时(0.065千瓦时)。至于第2个问题,打个比方:你用一节1.5V的干电池 来短路,它的功率就有 几百瓦 甚至上千瓦。其实CPU有时候是达不到它标注的耗电瓦数的 比如65W 其真正的瓦数应该在60W左右 但不超过65W
不是,这个功率是额定功率,实际功率要比额定功率小。
一般来说,TDP越低,代表CPU功耗越低,发热量越小,越省电。比如,Intel八代酷睿i5 8500的TDP是65W,很多网友就认为这款CPU的最大功耗是65W,但事实上并非如此,从TDP和CPU实际功耗的关系之中,可以看到这其中存在认知误区。
TDP和CPU实际功耗的关系 其实,处理器参数中标注的TDP功耗并不是CPU的真正功耗。功耗(功率)是CPU的重要物理参数,根据电路的基本原理,功率(P)=电流(A)×电压(V)。所以,CPU的功耗(功率)等于流经处理器核心的电流值与该处理器上的核心电压值的乘积。而TDP是指CPU电流热效应以及其他形式产生的热能,他们均以热的形式释放。因此,实际上CPU参数中标注的TDP值要小于CPU实际功耗。
比如,i5 8500标注的TDP为65W,但并不代表这款处理器的最大功耗是65W,实际上会更高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选电源额定功率的时候,总要比粗略计算出来的主机功率要大的原因。 通俗的说,TDP功耗是CPU最大的发热量值,不是CPU的实际功耗,它可以大致反映出CPU的发热情况。
CPU的功耗很大程度上是对主板提出的要求,要求主板能够提供相应的电压和电流;而TDP是对散热系统提出要求,要求散热系统能够把CPU发出的热量散掉,也就是说TDP功耗是要求CPU的散热系统必须能够驱散的最大总热量。
事实上,制约CPU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散热问题,温度可以说是CPU的杀手。发热量低的CPU设计有望达到更高的工作频率,并且在整套计算机系统的设计、电池使用时间乃至环保方面都是大有裨益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笔记本cpu功率发热量大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